云浮市新兴县简介

2024-12-26

新兴印象:历史文化的厚积薄发

新兴县,位于广东省中部偏西、云浮市东南部,毗邻珠江三角洲。其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,彼时为百越之地,历经岁月变迁,在东晋永和七年(公元 351 年)得名 “新兴”,此后行政区划虽有更迭,但始终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。

这里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故乡,惠能大师创立的禅宗南宗顿教,其 “人人皆有佛性,可以成佛”“见性成佛” 等思想不仅在国内影响深远,还传播至日本、东南亚地区,对世界佛教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,使得新兴县成为禅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,吸引着无数信徒和游客前来朝圣、探秘。

新兴县还拥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,如舞火簩、走大王等传统民俗活动,蕴含着当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祈愿,也展现出独特的地域风情。这些民俗活动代代相传,成为维系社区情感、传承本土文化的重要纽带,在岁月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,也为新兴县增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。

一、岁月长河:新兴历史溯源

新兴县历史悠久,其渊源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,彼时为百越之地。秦始皇统一六国后,新兴地区纳入南海郡管辖范围。至西汉元鼎六年(公元前 111 年),汉武帝在此设立临允县,这便是新兴县建置之始,县治位于今新兴县新城镇,因临近允水而得名,隶属于合浦郡。

东汉时期,临允县的隶属关系有所变动,属交州合浦郡。三国时期,吴国黄武五年(公元 226 年),临允县改隶苍梧郡,后又改名新宁县。西晋时,从临允县分置出新宁县,县治依旧在今新兴县新城镇。东晋永和七年(公元 351 年),从苍梧郡分置出新宁郡,并在新宁县设置郡治,由于郡县同名,新宁县遂改名为新兴县,此为 “新兴” 之名的开端,当时新宁郡下辖临允、新兴、单堞三个县。

南朝宋元嘉年间(公元 424 - 453 年),新兴县改称新城县,隶属新宁郡,郡治迁至南兴县。南齐时期(公元 479 - 502 年),新宁郡治移至博林县。梁天监二年(公元 503 年),新城县复名新兴县。梁普通四年(公元 523 年),设置新州,辖新宁郡,新州总管府设在新兴县,同时新宁郡治迁回新兴县,并置索卢县(县治在今新兴县集成镇夏卢村)入新宁郡。

隋开皇九年(公元 589 年),废除新宁郡,将南兴、新城等 14 个县合并为新兴、索卢、抚纳、铜陵、博林 5 个县,隶属于新州。大业三年(公元 607 年),改州为郡,废除新州,撤销索卢县并入新兴县,属信安郡。

唐武德四年(公元 621 年),复置新州,州治在今新兴县新城镇司前村,属广州总管府,同时复置索卢县,从新兴县分置出永顺县,新兴县改名为新昌县。贞观十三年(公元 639 年),将高要郡清泰县并入新州。天宝元年(公元 742 年),新州改为新昌郡,设新兴县,撤销新昌、单堞 2 个县并入新兴县。乾元元年(公元 758 年),新昌郡复名为新州,撤销索卢县并入新兴县,此时新州领新兴、永顺 2 个县。五代时期,新州仍沿袭唐制。

宋开宝五年(公元 972 年),撤销永顺县并入新兴县。至道三年(公元 997 年),新州(新兴郡)属广南东路,领新兴 1 个县。大中祥符九年(公元 1016 年),并新州、春州(今阳春市)为新春州,州治在新兴县。天禧四年(公元 1020 年),新州与春州分设,新州领新兴 1 个县。

元至元十六年(公元 1279 年),新州改为新州路,设置新州路总管府于筠城,领新兴县,属江西省广东道。至元十九年(公元 1282 年),新州路复名为新州,降为散州,辖新兴 1 个县。

明洪武元年(公元 1368 年),新州领新兴、阳春、阳江县。洪武二年(公元 1369 年)四月三十日,废除新州,重置新兴县,隶属于广东布政司岭西道肇庆府,在新兴县设置广东布政司岭西道行台。

清朝时期,新兴县先后隶属于广东布政司广肇南韶道、肇高廉罗道、肇罗道、肇阳罗道、广肇罗道肇庆府。

民国三年(公元 1914 年),废除清代省下的府、州、厅,保留道一级行政单位,改并肇阳罗道为粤海道,新兴县属粤海道。此后,新兴县的行政隶属在不同历史时期又历经多次调整,先后隶属于广东省第三、第四行政督察区(专员公署驻高要县)和广东省第十一行政区等。

1949 年 10 月,新兴县解放,隶属广东省西江专区。此后,新兴县在行政区域划分上经历了一系列变迁,先后隶属于粤中行署、高要专区、江门专区等。1958 年 11 月,新兴、云浮两县合并,称新云县,1961 年 4 月,恢复新兴、云浮两县原建制,新兴县隶属肇庆专区专员公署。1994 年 4 月,地级云浮市成立,新兴县划由云浮市管辖至今,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,新兴县始终保持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历史底蕴,持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篇章。

二、文化瑰宝:禅宗传承与民俗风情

新兴县作为禅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,其文化瑰宝熠熠生辉。禅宗文化在这里根深叶茂,众多寺庙与古迹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,其中,国恩寺更是禅宗文化的核心圣地。

国恩寺始建于唐弘道元年(公元 683 年),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故居、弘法地以及圆寂之所,也是《六祖坛经》的辑录地,故而被尊为 “禅宗祖庭”。寺庙依山而建,规模宏大,布局严谨,建筑风格兼具唐代遗韵与岭南特色,寺内古木参天,香火鼎盛,香客络绎不绝,那袅袅青烟仿佛诉说着千年的禅意与智慧,让人心生敬畏与宁静。

除了国恩寺,新兴县还有许多与禅宗文化相关的遗迹和景点,如藏佛坑、龙山温泉等,它们共同构成了新兴县独特的禅宗文化景观,吸引着无数游客和信徒前来朝拜、观光、修行。

新兴县的民俗文化同样丰富多彩,舞火簩、走大王、抢花炮等传统民俗活动各具特色,这些活动大多起源于民间,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祈愿,蕴含着浓厚的地方文化内涵,历经岁月传承,至今仍在当地民众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,成为新兴县文化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三、产业之光:经济发展新态势

新兴县产业结构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,在农业、工业与第三产业方面成绩斐然,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活力与潜力,推动着县域经济稳步前行。

农业领域,新兴县作为农业大县,农产品种类繁多、产量可观,拥有优质鸡猪、高端粮油、绿色蔬菜、生态水果、生态水产、有机茶叶等六大特色产业,享有 “鱼米之乡” 的美誉。近年来,新兴县持续加大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力度,使畜禽、水稻、茶叶、水产等主导产业优势愈发显著,基本形成粮经饲统筹、种养加一体、农牧渔结合的生产结构,种植业与畜牧业比值渐趋合理,实现了 “种养 + 加工 + 科研 + 物流 + 农旅” 的全方位发展,带动上下游产业提质增效,农业综合实力稳步提升。

工业方面,不锈钢餐厨具产业是新兴县的特色支柱产业,起步于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,从最初的来料加工逐渐发展壮大。如今,全县共有不锈钢制品及上下游配套企业超 130 家,形成了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强大的产业集群优势,产品远销五大洲近 200 个国家和地区,在欧美高端市场上占比高达 45%,享有 “中国广东新兴锅” 的美誉。其中,广东凌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产业龙头,自主研发建成国内行业首条不锈钢锅具自动化生产线,并深入推动 “一体化、自动化、信息化、智能化” 建设,大幅提升了产能、效率与质量。除不锈钢产业外,新兴县还积极发展金属智造产业,随着新兴凤铝铝业等企业的落地,金属智造产业朝着智能化和高端化方向加速迈进,为工业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。

在第三产业中,文旅产业发展迅猛,新兴县凭借丰富的文化资源与优美的风景名胜,吸引了大量游客。全年接待游客数量可观,旅游收入颇为丰厚,如六祖故里旅游度假区、天露山旅游度假区等景区深受游客喜爱。近年来,新兴县通过举办马拉松、文化节等活动,促进了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,“慢生活” 的理念吸引了众多向往悠闲生活的游客,进一步提升了区域吸引力和影响力,推动第三产业蓬勃发展,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。

四、山水之间:自然风光与旅游胜地

新兴县的自然风光旖旎秀丽,山水相依,景色宜人,宛如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,令人陶醉其中。

天露山,作为粤中南部的最高峰,海拔高达 1251 米,其山峰巍峨耸立,直插云霄,山间云雾缭绕,如梦如幻,仿佛人间仙境。山上怪石嶙峋,形态各异,有的如仙人指路,有的似猛虎下山,给人无尽的遐想。而漫山遍野的杜鹃花、梅花、禾雀花等珍稀花木,在不同的季节竞相绽放,五彩斑斓,将天露山装点得格外美丽,宛如一座天然的大花园。此外,天露山还孕育了丰富的历史文化,相传六祖惠能曾在此潜身修佛,留下了诸多遗迹和传说,更为这座山峰增添了神秘的色彩。

龙山温泉,是新兴县的一颗璀璨明珠。其温泉水属硫氢化物泉,水中富含 20 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,如硫酸盐、钙、镁、钠等矿物质,水温高达 72.8℃,采自地岩深处的隙缝,是一种珍稀的天然地下高温泉水,具有特殊的保健功效,对皮肤病、风湿性关节炎、多种心血管病等有显著疗效,被誉为 “神仙水”。在这里,游客可以尽情享受温泉浴带来的舒适与放松,让身心在温暖的泉水中得到滋养和舒缓。

除了天露山和龙山温泉,新兴县还有藏佛坑、金水台温泉、象窝山生态园等众多自然景点,各具特色,共同构成了新兴县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。近年来,新兴县积极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,不断完善旅游设施,提升旅游服务质量,加强旅游宣传推广,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。同时,新兴县注重生态环境保护,秉持 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 的理念,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,确保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,让这片美丽的山水永远保持其独特的魅力。

五、美食烟火:舌尖上的新兴记忆

新兴县的美食文化底蕴深厚,犹如一部丰富多彩的味觉史诗,承载着当地人民的生活智慧与情感传承,每一道菜肴都蕴含着独特的风味与故事,令人回味无穷。

新兴裹蒸粽,作为当地的传统名点,以其软、香、滑的独特口感在广东裹蒸粽中独树一帜。其制作工艺精细考究,选用当地优质的冬叶,将糯米、绿豆、猪肉、腊味等食材巧妙搭配,包裹成扎实饱满的三角形,再置于大锅中,以猛火高温炖煮长达 8 小时左右。煮好的裹蒸粽香气四溢,轻轻剥开粽叶,晶莹剔透的糯米、饱满的绿豆和鲜嫩的猪肉相互交融,口感软糯,味道浓郁醇厚,令人唇齿留香。尤其在新春佳节,热气腾腾的裹蒸粽成为家家户户餐桌上的必备佳肴,也是馈赠亲友的绝佳选择,传递着浓浓的亲情与祝福。

天堂狗肉在新兴美食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,有着 “狗肉滚三滚,神仙站不稳” 的美誉,虽其食用存在一定争议,但在当地饮食文化中历史悠久。新兴人挑选 “砧板头、陈皮耳、筷子腿、辣椒尾” 身形的狗,精心烹制。将狗宰杀后,用禾秆或木柴烧煨至表皮金黄,而后洗净内脏,切成块状放入锅中炒干水分,再转入砂煲,加入油、盐、姜、陈皮、片糖等调料,以文火慢炖至熟烂。炖好的狗肉香气扑鼻,肉质鲜嫩,口感醇厚,搭配酒水或其他菜肴食用,别有一番风味,是冬季餐桌上备受欢迎的佳肴,体现了当地独特的饮食习俗和文化传统。

此外,新兴还有许多特色美食,如清爽可口的六祖斋,选用金针、腐竹、木耳、粉丝、大白菜、冬菇等多种素菜精心烹制而成,用料讲究,味道清香,蕴含着深厚的禅宗文化内涵;嫩滑多汁的稔村牛仔骨,以新鲜的牛排骨为主料,搭配独家秘制酱汁爆炒,肉质鲜嫩有嚼劲,香味浓郁;晶莹剔透的稔村濑粉,口感爽滑,汤底鲜美,常与牛仔骨等搭配食用,相得益彰;以及风味独特的簕竹田螺、香脆可口的云吞、爽滑劲道的炒米粉等,这些美食共同构成了新兴县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,吸引着八方食客前来品尝,感受新兴独特的美食风情。

六、展望未来:新兴的无限可能

展望未来,新兴县宛如一颗冉冉升起的璀璨星辰,充满无限可能与希望,在时代的浪潮中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与潜力,正向着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大步迈进。

文化领域,新兴县将深度挖掘禅宗文化内涵,通过举办更多高规格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、学术研讨会以及禅宗文化节等,进一步提升禅宗文化的国际影响力,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学者前来探寻禅意智慧,让禅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。同时,加大对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力度,借助现代科技手段,如数字化展示、虚拟现实体验等,创新民俗文化的呈现形式,使其更贴近现代生活,让古老的民俗风情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,成为凝聚民心、传承文化基因的重要力量。

经济发展层面,新兴县将紧紧抓住产业升级转型的关键机遇,持续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。一方面,加大科技投入,培育更多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品牌,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;另一方面,深化农业与旅游、电商等产业的融合发展,拓展农业产业链,增加农民收入,助力乡村振兴。在工业方面,新兴县将以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为引领,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,鼓励企业与高校、科研机构合作,攻克关键核心技术,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,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不锈钢餐厨具、金属智造等优势产业在国际市场的地位,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群。

旅游产业方面,新兴县将继续整合丰富的自然景观与文化资源,全力打造更多高品质、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和线路。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,提升旅游服务质量,完善智慧旅游系统,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、舒适、智能的旅游体验。同时,积极拓展旅游市场,加强与周边地区以及国内外旅游城市的合作,联合推广旅游线路和产品,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感受新兴的独特魅力,将新兴县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,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,使其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。

在新时代的征程中,新兴县将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、坚实的产业基础、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,乘风破浪,砥砺前行,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,成为一个文化繁荣、经济发达、生态优美、人民幸福的现代化强县,书写出更加绚丽多彩的华章。